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间的区别?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3-04-15 | 关键词:生态农业

  就自然条件而言,瑞典气候寒冷,耕地面积小,并不适合农业的发展。瑞典农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而农、林、牧、渔的从业者也仅占总就业人数的2.1%,但是瑞典的粮食、肉、禽、蛋、奶制品等不仅自给有余,甚至还有部分出口,最重要的是农产品的品质是保证在较高水平的。这些成果离不开瑞典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策略,那么瑞典发展生态农业有哪些重要经验,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严格而灵活的认证标准,受信赖的生态食品品牌

  瑞典近年来生态食品的销量逐年增加,年销售量早已超过10亿瑞典克朗(约合1.3亿美元),品种也涵盖了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制品等各个方面,达数千种之多。标识生态食品的KRAV标识由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颁发,虽然他们很少为KRAV做广告宣传,但却是瑞典最著名的环保标识之一,在瑞典的健康食品市场上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有统计显示,瑞典近70%的人都准确地知道KRAV标识的含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经常购买生态食品,特别是那些已婚但尚未生育的女性消费者,对这类食品最为青睐。

  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对生态食品的检验,贯穿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从生产环节开始,他们便要求农民禁止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一切可能有害健康的产品,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来改良土壤和控制病虫草害。与此同时,产品原产地的环境质量也要有所保证。此外,他们还在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以及销售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标准。生态食品认证中心根据这些标准,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检查合格后,才会给产品授予KRAV标识。所以,消费者购买的生态食品,是绝对有质量保证的。

  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是得到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认可、由包括瑞典生态农业联合会等27个组织组成的认证机构,代表着农民、加工业、贸易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其中有一半工作人员负责对申请认证的生态食品进行跟踪检查。中心的另一项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不断对生态食品的标准做出规定。而这些标准,每三年就要被重新审定一次,还要接受有机农业国际联盟的核查。

  生动、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知识培训

  瑞典农业科技大学是瑞典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在1997年时便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心"。他们聘请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众多学者,对生态农业这一跨学科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并提出长期规划和具体的技术方案。此外,他们还在全国很多地方建立了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同时为农民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费用主要由国家提供,所有农业从业人员均可轮流入学。

  向农民传授有关生态农业的科技知识是培训教师的首要任务。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土壤改良、家畜饲养、病虫防治、植物病理、动物免疫等多个方面。教师的培训重点,主要是教会农民如何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的"循环效益",例如怎样把农作物余料制成家畜饲料,再利用家畜的粪便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就是如何实行作物轮作,并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病虫草害等。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接受培训的农民来讲,建在全国各地的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成为他们最好的观摩和实践场所。很多原本抱着观望态度的人,就是在这里,坚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信心。

  可是,尽管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民都相信,生态农业可以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但对能否帮助他们变得更加富裕却表示怀疑。向农民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时甚至比教会他们一项技术更费口舌。所以,现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教师,要同时做好两项工作:既做传授农业技术的教员,也要当推广生态农业的"宣传员"。

  功能多样、覆盖范围广的合作社

  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农民不能再随意使用化肥、农药等进行产品"催生",这使他们不得不"精耕细作",以保证每一样农产品的质量。如此一来,他们必然无暇去顾及产品的加工、销售等其他环节。对于这一矛盾已在瑞典实行多年的农业合作社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经营性合作组织。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向合作社交纳会员费,这成为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工资和管理资金的主要来源。合作社还拥有自己的公司,用最有效的方法为农民解决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问题,年终的赢利和分红会返还到农民手中。据介绍,瑞典的农民以前分工成播种队和收割队,到了农忙时,就互相帮忙,这就是农业合作社的雏形。目前,瑞典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已有600多个,按专业可分为近20个类型,有90%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而在瑞典市场上,大约75%以上的农产品也是由这些合作社提供的。

  多数情况下,一个农民通常会同时加入几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比如一个农民可以是5个合作社的成员:他每天挤获的牛奶由当地的奶制品合作社收运加工;饲养的肉牛交给肉类合作社屠宰定级;收割的小麦等送往粮食销售合作社;采伐的木材则由林业合作社运往木材加工厂;最后,他的收入会大部分存入农业合作社的银行。合作社在协助农民生产销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农民将更倚仗合作社的作用。瑞典的农业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加工企业,并同一些超级市场等建立了固定的供销关系,因此农产品的销路有保证,而且还能使农民得到比较好的价格。农民的产品加工和销售有了保障,他自己就只专心于农场的生产就可以了。

  其次,合作社帮助农民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市场和技术信息,这一点对投入成本高、新技术使用多的生态农场尤其重要。

  另外,合作社还会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向农民出售价格更低的生产资料,这样也会降低生态农场的经营成本。

  恰到好处的政府管制

  瑞典生态农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政府在在农民、消费者之间恰到好处的协调。

  首先,政府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对污染环境的农业生产活动说"不"。早在1969年,瑞典便有了环境保护法规,上世纪80年代,又相继出台了15个单项的法规,在此基础上,瑞典政府于1999年颁布了一部完整的《农业环保法》,把对农药、肥料、水等的使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等,并在法规中特别强调了政府的监督作用。这一法律颁布后不久,欧盟便做出决定,把其中的一些内容作为共同准则的样板,其他很多国家也把其视为在农业环境保护领域,当今世界上最为完善的法律之一。

  另外,瑞典的税收之高本来就已令人咋舌,而他们对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环境污染的农业活动征税,"下手"则更"狠"。例如农场主每使用1千克农药,要缴税20瑞典克朗(约合3美元),使用一袋50千克的磷肥,还要缴税60克朗(约合8.5美元)。在此重税之下,瑞典现在的农药年销售量仅为20年前的1/5。

  瑞典政府的税收政策可以一举两得,一是把从税收中得来的钱用于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二是受到税收的影响,农民会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转而使用更多的有机肥,这样既减少了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其次,瑞典政府虽然鼓励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但并没有强制规定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例如目前瑞典生态农业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但这个数字并不是由政府确定的,而是来自于市场。因为,生态农业产品毕竟生产成本偏高,产品价格也就会更贵一些,而只有市场的需求情况,才能决定有多少人可以接受这样的价格。所以,瑞典政府非常重视与农民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沟通,通过发布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生产,以保持供需间的平衡。

  第三,政府在30多年来,通过适时的舆论引导和介入,把农民和消费者结合成有效的"统一战线",从而促进了生态农业在瑞典的发展。

  早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期间,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也在同一年成立。此后,生态农业的理念开始被农民和消费者逐步接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瑞典成立了专门的农业合作论坛,以推动生态农业走向市场。也是在那段时间,前面提到的瑞典生态食品认证中心应运而生,开始推广KRAV的品牌。

  在有了一定的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后,政府开始强力介入,这是瑞典发展生态农业至关重要的一步。1989年,瑞典农业部发布了一项决议,发动全国农民支持生态农业,并在农业大学中设立生态农业专业,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从此,发展生态农业成为瑞典的基本农业政策之一。1993年时,瑞典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生态农业占总耕地面积10%"的目标,当按计划在本世纪初达到这一比例时,政府又再次提出,"2005年生态耕种面积要达到20%",如今,这一目标也已顺利实现。

  在瑞典,环境意识深入人心,这也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同时消费者也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接受了生态农产品;另外,农民也从政府的支持、消费者的态度中找到了新的致富机会。这才使生态农业在今天迎来了大发展。所以说,政府、农民以及消费者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该国生态农业成功最大的经验。

  给中国的启示

  瑞典生态农业的建设经验,为中国发展生态农业带来了重要启示:

  首先就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在人们的印象里,瑞典向外国大力推销自己的汽车、手机等产品,还自称给予了工业怎样的重视,但在国内,哪届政府也不敢忽视农业发展,因为这是关系到百姓生活最基本的问题,而汽车和手机是不能当饭吃的。所以多年以来,瑞典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税收调节等,给予了农民长期而稳定的优惠政策。

  其次,就是该怎样重视农业。瑞典在解决农业问题时,并非只是简单地实行倾斜政策,而是把目标定位在如何提高农业自身的"造血能力"上面。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国家养活农业",而是"农业既能养自己,也能养国家"。比如瑞典通过法规制定、税收政策、资金补贴、加大农业科研力度等手段为农民提供支持,而农民也在建立合作社、参加农业培训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回应,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第三,是政府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业问题。一般来说,农民更关心自己的收入,他们算的是"小帐"。但政府却要算"大帐",即除农业问题外,还包括百姓的健康,环境的保护等方方面面。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对各国来说都应是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乃至我们这个"地球村"全体人的根本利益。

  当然,我国在借鉴瑞典生态农业发展经验的同时也要认清两国国情的差别,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而不要生搬硬套。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