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长三角地区休闲农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3-05-03 | 关键词:休闲农庄设计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休闲农业的开发历史较长、种类较丰富,对长三角地区的休闲农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其他地区的休闲农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长三角地区的休闲农庄在设计中存在如下问题:

  1、建设目的偏移

  休闲农庄将可以吸引游客的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方面的项目放在了项目设置的重要位置,各类项目都是针对城市中游客对乡村生活、风光的回忆和猎奇心理。然而,由于过于在意对游客的吸引力,一些农庄偏重于景区景点的规划。局限于图面操作,成为了风景区、公园或狭义的主题公园。"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多地放在了旅游者与旅游开发商的身上,往往是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指导思想,而忽视了建设初衷--对目的地居民情感及长期利益的考虑。

  2、项目内容趋同

  长三角地区的农庄在项目开发上存在着明显的趋同化。如处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大范围内的吴楚农耕文化园、玉枝农庄和翠谷庄园.都将白茶生产、观光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项目.并且设有茶室以及功夫茶表演等,不仅项目在三个园区中重复,也与天目湖旅游区内的茶园、茶室、功夫茶表演相雷同。又如所有休闲农庄设计中.垂钓、采摘果园和品农家菜成为了出现率最高的项目。几乎每个园区都会设置这3个项目。不否认。采摘果园、农家菜品尝正是农业旅游的一个精髓。但是如果在形式和内容上过于雷同,会降低园区的吸引力。

  3、植物景观城市化

  首先是绿化品种的城市化倾向。在大力推广乡土植物的背景下,很多农庄的景观绿化植物还是偏向采用城市中常见的香樟、女贞、红花橙木、小檗等。有的农庄本具有较好的原始景观环境,却铲除了原有次生林,移植香樟等城市常用绿化树种,对农庄原有景观的破坏可见一斑。如调研的千盛农庄。园区内部道路采用了与城区主干道相似的绿化方式,香樟与红花橙木间植,最令人遗憾是,园区放弃了原有的次生林,在铲除干净后移植了大量的"杀头"树,地面铺设草皮,移植树木后大面积的浇水使得地面出现了道道沟壑。其次是绿化方式上的城市化。以九龙湾乡村家园为例,该农庄的住宿区建筑乡土味浓郁。但是住宿区的绿化却将城市中常用绿篱材料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配置呈模纹形式。

  4、文化内涵缺乏

  首先是园区主题上缺乏文化韵味。休闲理论说明,农庄冠以休闲之名,就是应该也需要与文化产生联系。长三角地区休闲农庄设计中与文化发生联系的农庄所占的比例很少。具体到项目上的文化灌注,真正文化融人到具体项目中的十分罕见。绝大部分农庄还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呼应主题,如建筑外形的模仿等,缺乏深入地挖掘。

  5、食宿项目与主题不贴合

  对于一般的旅游景区、旅游景点来说,餐饮、住宿仅是一项配套的服务设置。在休闲农庄中,餐饮、住宿项目是休闲农庄与观光农业园等其他类型农业项目的区别所在。也是休闲农庄的一项重要功能。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庄的餐饮、住宿建筑与园区的主题并不贴合,或者忽视了此类建筑的外形对游客吸引力、环境塑造的影响。以吴楚农耕文化园为例,该休闲农庄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园区内的各种项目也都充分呼应了这样的主题,却唯独忽略了餐饮、住宿建筑的设置。园区内有大面积的茶园,整体环境较好,但农庄内的餐饮、住宿设施却安排在交通要道边缘,与服务管理用房组合在一起。

  长三角地区在休闲农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需要引起重视,力争解决这些阻碍休闲农庄发展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休闲农庄的健康、持续发展。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