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4-06-23 | 关键词:农业规划,休闲农业

  目录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主要成效

  (二)主要经验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二)重大挑战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产业布局

  四、战略重点

  (一)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

  (三)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四)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五)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

  (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七)认真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五、重大建设工程

  (一)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二)新增百万吨优质油料建设工程

  (三)百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工程

  (四)百万亩优质棉基地建设工程

  (五)江西绿茶标准化建设工程

  (六)现代果业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七)新增两百万吨畜禽产品开发工程

  (八)现代渔业“双百工程”

  (九)农产品加工转化工程

  (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工程

  (十一)现代农业装备推进工程

  (十二)农业农村人才建设工程

  (十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

  (十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程

  (十五)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十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程

  (十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十八)休闲农业示范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深化农村改革

  (四)推进人才建设

  (五)强化法律保障

  (六)扩大对外开放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江西“十一五”农业发展现状,科学编制《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不仅有利于准确判断农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态势,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且对我省抢抓发展机遇和战略制高点,促进我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附件: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粮保增长、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工作思路,经受了多种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严峻考验及国际金融危机、市场波动较大等不利影响冲击,保持了良好发展形势,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1、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458.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95.5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了5.4%,圆满完成“十一五”粮食发展目标。油料作物1097.6万亩,油料总产达到107.6万吨,增长了41.6%。主要经济作物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棉花产量13.1万吨,果业产量297万吨,茶叶产量2.9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4.4万吨、167万吨和1.28万吨;全省蔬菜产量1115.3万吨,瓜类产量171万吨,食用菌产量50万吨,甘蔗产量59万吨。主要畜产品稳定增长,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308.2万吨,增长25.7%;禽蛋产量51.1万吨,增长21.4%;鲜奶产量12.2万吨,下降2.4%。全省生猪、家禽、肉牛出栏分别达到2897.5万头、4亿羽和139.6万头,分别增长24.2%、8.1%和37.7%。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215.3万吨,增长了27.6%。

  2、农业产业布局更趋合理。赣抚平原、鄱阳湖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高产片等“三区一片”粮食主产区域得到进一步巩固,赣中北油菜、赣中南花生和赣中芝麻三大油料生产优势区域基本形成。重点发展了赣北百万亩优质棉基地及赣中棉区,培育了赣东北、赣南、赣北、赣西、赣中等蔬菜产区,形成了“南桔北梨中柚”的果业发展大格局,以赣东北、赣西北、赣中、赣南等茶区为基础,整合提升了“江西绿茶”品牌。畜禽生产重点打造了樟树、南昌、东乡、新干、南康、余江、万年等“一片两线”肉猪生产优势区域,宁都黄鸡、泰和乌鸡、崇仁麻鸡等优质肉鸡生产优势区域,鄱阳湖周边县区以及赣中南水禽生产优势区域,赣中肉牛生产优势区域。优势水产区域化布局逐步显现,形成了环鄱阳湖蟹虾板块、三大珍珠产业板块、四大鳗鱼产业板块、四大鮰鱼(乌鱼、罗非鱼)板块、四大龟鳖类板块。

  3、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比200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05万千瓦,增长了113.6%。其中用国家补贴资金购买的各类农业机械,从2005年的2890台猛增到2010年的39.8万台,增加了130倍;水稻机耕、机收水平由2005年的60%、30%,猛增到2010年的80.0%和62.9%;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1%,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全省34个县完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农村能源建设稳步发展,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数153.9万户、小型沼气工程2907处、中型沼气工程1030处,大型沼气工程387处,占全省总农户数的21.5%,建设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104个,惠及人口近650万人。

  4、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新增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21个,全省总数达到32个,防治或减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棉铃虫等主要病虫害危害面积12.7亿亩,挽回经济损失100亿元。省级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地(市)级改革基本到位,县(市、区)改革大部分到位,基本建立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大体系,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动物防疫双轨责任制,健全并落实动物防疫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和物资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政策,统筹兼顾做好非强制免疫工作,强化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突发动物疫情应急能力建设及动物卫生监督与执法,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和重点疫病净化工程建设等,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兼)职监管人员639人,已组建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3个、设区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11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77个,全省农产品质检机构共拥有检测技术人员825人,检测仪器设备达1.12亿元。依托这些质检机构,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每年抽检农产品12.2万批次。共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313项、地方农业生产技术规范586项,已建设15个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县、33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县,356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877个、绿色(有机)食品1148个,登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28个。2010年全省蔬菜中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7%,生猪(猪尿)中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药物残留合格率达到99.5%,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淡水产品中药物残留合格率达到98%,连续多年全省没有出现一例因食用农产品导致的质量安全事故。

  6、农产品市场与执法体系日趋完善。全省现有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22个,年交易额达到290多亿元,各类农产品协(合)作组织3000多个,50万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初步构成农产品流通体系。现行有效的涉农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15部,市、县(区)农业局已建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00个,执法人员623人,共查处假冒伪劣种子(苗)案件60件,农药案件5000余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亿元,有效遏制了农资产品和农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深入开展农业执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项目精简12项,审批时间缩短8天,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公开、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

  7、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得到有效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2010年底全省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龙头企业472家,市级龙头企业1338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5家,超10亿元的22家,超50亿元的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56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2.5%,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总额达到90亿元,较2005年增长112.4%,户均增收2000元,增长112.2%,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24万人。2010年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3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平均规模达到2.76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0.9亿元,增长42.6%;企业平均拥有固定资产0.6亿元,增长了34%。现有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国内上市,3家在国外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9万家,合作社成员数超过12万户,户均增收达2800元。

  8、农垦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省农垦系统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8.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9.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2%,连续八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10年全省农垦系统实现利润4.4亿元,连续8年盈利。全省农垦系统民生逐步改善,农垦职工负担得到切实减轻,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450元增加到2010年的5797元,年均增长率11%,连续8年增收300元以上。以共青、桑海、大茅山、红星、茅山头、梅岩等七个经济开发区为支撑的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纺织服装、羽绒制品、医药制品、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异军突起,对垦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9、外向型农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全省农业招商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农产品出口创汇4.3亿美元,同比增长8.6%。大鄣山有机茶、供港蔬菜、赣南脐橙等农产品远销香港、日本、欧洲等国际市场,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重点产品,特别是供港蔬菜占香港市场量的1/3。畜产品外销和出口稳定增长,年外销生猪1100万头,活牛活羊80万头,活禽7000万羽,禽蛋10余万吨,每年供港生猪25万头左右,外销和出口总量比“十五”期间增长315%以上。水产品出口企业中,对美国和欧盟成功注册的分别有13家,对俄罗斯成功注册的有14家,注册企业数居中部省份之首,小龙虾对美出口实现“零”关税,鲜活淡水鱼供港销售实现零突破。2010年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突破2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9亿美元,连续9年居全国内陆省第一。

  10、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速。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经营性收入不断增长,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大幅上升。“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迈上4000元、5000元台阶,2010年达到5789元,连续5年位居中部六省第一,比2005年增加了2523元,增长77%,年均增长率达到12%。

  “十一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十一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二)主要经验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如下体会和经验:一是坚持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在农产品市场变化加剧的情况下,我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质量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我们始终坚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坚持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二是坚持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缓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始终坚持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化节约用地制度,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坚持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相对缺乏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我们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五是坚持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把农户引领到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轨道上来。六是坚持农民收入增加由依靠生产领域向生产、信息、市场流通并重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市场,谁抢占了市场,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我们在改造升级一批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储藏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市场信息采集和发布,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大促销力度,积极开展江西名优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建立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市场体系。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为各级各方面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关于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入贯彻,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

  2、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有利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多功能需求显著增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的关注和期望明显提高,高端资本、科技管理正加快进入农业农村并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出现重大变革。

  3、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根据我国国情,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战略基点,必然加大“三农”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进而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4、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形成推进农业发展的合力。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化。中央、地方和农民在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上的利益关系更加协调,产销区利益进一步衔接,密切合作发展农业生产的机制不断完善。通过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有效调动各主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推进农业稳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形成。

  5、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战略。通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提升我省经济社会的优势度,形成农业对外开放的良好氛围和影响力。

  (二)重大挑战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农业资源环境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资源环境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要实现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

  2、农业科技创新还不能满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省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或国内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农业科研与实践、成果与生产脱节,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不高、对新技术吸纳能力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畅,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示范缺乏依托,大量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已转化应用的技术也难以大面积推广,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严重不足。

  3、农产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联动性增强、竞争加剧。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增多,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农产品竞争的困难加大,农产品加工深度,农产品标准、技术、管理等与国际接轨的需求更为迫切。受急剧变化的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的反应更加敏感,农产品人为波动将更加频繁,保持国内农产品价值合理水平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在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增大。

  4、农业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农业发展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呈明显加快趋势,农村高素质人才流失较快,加之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技能、生活习惯等方面均发生巨大变化,离农意识强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和中老年人比重上升,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压力进一步加大,对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构成挑战。

  5、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人口众多,农户数量庞大,人均、户均耕地面积小,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龙头企业虽初具规模,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够完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且运行仍不够规范,服务水平和组织能力不足。多种因素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世界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化发展趋势要求严重不相适应。

  6、农民持续增收基础比较薄弱。“十一五”时期,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之一,但年均增速(12.13%)仍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12.42%),继1992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突破2:1之后,继续呈扩大趋势,2010年达到2.67:1。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生产效益低,农民转移就业空间有限且不稳定,对“十二五”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带来极大困难。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目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平台,以农业基础建设及项目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健全完善现代农业政策支撑体系、产业技术体系和工程建设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科学、科技进步、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加快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不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加快推进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2、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在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日益明显的背景下,需要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掌。要巩固和发展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格局,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增加农业生产的可控制和事前干预的可能性,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掌握和应用科技的本领,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3、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村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顺势而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不断将改革发展引向深入。

  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形成城乡平等对待、城乡统筹指导、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从根本上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农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城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力量,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

  (三)发展目标

  1、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提升。实现由数量的全面增长转变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保障。力争201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250万吨,油料面积1600万亩、总产213万吨,棉花面积150万亩、总产量18万吨,蔬菜总产量1600万吨,水果总产量450万吨,茶叶10万吨,肉类总产量45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00万吨。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15年全省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提高到55%以上,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5%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4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1.5:1,直接带动农户400万户。

  3、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建立,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大幅度提高。力争到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左右,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5600万千瓦以上,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7%以上。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表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表

  4、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化肥、农药、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和生态种养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力争到2015年,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以上,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0%以上。

  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更加健全,技术支撑体系更加有力,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500个、绿色(有机)食品65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50个,力争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平均合格率达到99%以上。

  6、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增收空间全面拓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保持在12%左右,到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0%以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四)产业布局

  1、粮油作物产业布局。粮食作物重点发展鄱阳湖粮产区、赣抚平原粮产区、吉泰盆地粮产区、赣西粮食高产片等“三区一片”共62个县(市、区),突出打造年产5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大县40个,带动其他县(市、区)粮食生产。油料作物重点建设以赣中北油菜、赣中南花生和赣中芝麻等为核心的三大油料生产基地60个重点县(市、区)。

  2、经济作物产业布局。蔬菜产业重点发展环南昌优质蔬菜产业区、大广高速沿线优质蔬菜产业带、济广高速沿线优质蔬菜产业带及沪昆高速沿线优质蔬菜产业带。果业布局重点是建设以赣南脐橙、赣中南丰蜜橘、浙赣线江西甜柚、赣北早熟梨、赣中赣西猕猴桃葡萄为主的五大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带。棉花产业突出抓好鄱阳湖棉花核心区和赣中棉花延伸区。茶叶产业以江西绿茶为主导产品,重点建设赣东北、赣西北、赣中、赣南等四大茶区,以发展有机优质名优茶和特色茶为重点,扩大有机红绿茶出口。食用菌产业重点是巩固反季节香菇、茶树菇、木耳、灵芝、草菇、双孢蘑菇、虎奶菇等优势生产区,建设16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县。蚕桑重点发展以修水为主的赣西蚕区和以永新、东乡、乐安为主的赣中蚕区;苎麻重点发展以分宜、宜春为主的赣西麻区和以瑞昌为主的赣北麻区;糖料重点发展赣南、丰城、临川等产区;花卉重点发展南昌市郊花坛草皮基地、宜春花木基地和京九沿线花卉苗木基地;中药材重点发展樟树、新干、安远、泰和等基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