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互联网+”来了, 农资人你约吗?

作者:admin | 来源:未知 | 时间:2015-07-20 |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型农业,农业规划

  农资电商很火,互联网思维很热,但是真正体验和拥抱的农资人有多少?传统的农资渠道面临啥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建设出最接地气的农资电商。是的,“互联网+”来了,农资人你约吗?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

  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对传统行业产生巨大冲击

  近年来,不论是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商巨鳄,还是农资业内的企业都意图将农资电商纳入自己的事业版图。面对“狼来了”的问题,传统渠道经销商应当如何应对?他们又该如何进行营销模式的转变?

  1、三大瓶颈:用户体验、即时服务和“最后一公里”

  中国农业即将进入3.0时代,传统的农资经销模式转型势在必行,线上线下相辅相成才是新农业时代的发展之路。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农资电商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最终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农资电商网站的设计者往往对消费者了解不够,导致了网站的用户体验度不高。二是为农服务不够快速机动灵活。面对农民种植时出现的实际问题,电商平台很难及时、实地解决。三是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农资行业,尤其是化肥,一次性购买的量很大,有的耕地位置又较偏远,电商引以为豪的“高效时速、及时送达”就显得捉襟见肘。

  2、强化自身优势,提供订制化服务成突围关键

  业内专家认为,传统经销商若要突围,需要注意:一是从提供商向服务商的转变。二是向仓储方向发展,这是电商出现后面临的最大难题。率先抢占区域市场的仓储份额,才会拥有市场的竞争优势。三是向订制化、环保化模式转变。“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出现,将是智能化、精准化、订制化的综合应用,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不断加强。四是寻找新的经营模式,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新时代的来临,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参与者不能光是“纸上谈兵”,更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农资行业”的N种模式

  云农场是国内成立较早的一个网上农资交易及科技服务平台,主要为农民提供化肥、种子、农药、农机交易及测土配肥、农技服务、农场金融、乡间物流、农产品定制化等多种增值服务,并建立全天候在线客服体系。目前已建立2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2万余家村级服务站。

  农一网农药电子商务平台农一网首创“县域工作站+乡镇服务专员+村级代购员(点)”的三级构架“农一模式”。通过发展村级代购员(点),帮助农民在线下单购买、农药品牌推广及产品知识的普及、植保信息及方案的推广实施等,实现电商落地和线下服务。目前已建立工作站700余家、村级代购员(点)约4000人。

  农医生 2014年11月,首创移动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服务模式的手机APP“农医生”正式上线,它建立了种植户与专家对话的平台,实现了农业病虫害远程诊断的目的。作为开放共享、互动免费的农技服务平台,农医生上线至今已认证专家10万人,注册用户突破500万。

  蜻蜓农服今年3月,江苏克胜集团发布了“蜻蜓农服”农业服务交易平台。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植保服务、农资超市、锦绣农场、互联网农村金融、乡村旅游等,目前正广泛吸引为农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资厂商、农产品平台、文化创意团队进入。

  点豆网日前上线的综合性涉农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点豆网以PC、移动APP、物联网三网合一推广运营模式服务“三农”,“一村一站”智慧农业服务站实现商品直达,通过“线上自助下单体验”和“线下专有直达配送”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模式,有效降低农资产品购买成本。

  农资店的“互联网+”

  柜台前,十几个顾客一字排开,争相登记会员信息、抢购商品;旁边,几个人围着店员,人人拿着手机,等着在店员的帮助下下载“田田圈”APP;此时,在“田田圈”各个乡镇的微信群里,消息也是此起彼伏,打听农资价格、咨询技术问题……日前,山西长子县北大街“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内,挤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村民。这是该中心开业的第三天,场面天天火爆。

  成为会员、下载APP、加入微信群,农民不仅可以获得产品信息,享受线上下单送货上门的服务,还可以方便地获得种植技术指导。该中心负责人宋红兵说,农民对这种“互联网+”模式的认可超出了他的想象。3天时间,中心以前的1000多名会员已有50%多成为“田田圈”的会员,还发展了200多名新会员;新设立的“田田圈长治”等微信群也已吸引了四五百人加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