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开局之年:如何实施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行动?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8-07-10 |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规划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未来30余年我国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与发展战略,更是关乎着亿万人乡居生活理想的实现。而县域乡村振兴,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更是乡村振兴落地运营的关键。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规划

 

在当下的乡村振兴的大浪潮中,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落实乡村振兴?如何实现乡村产业、乡村居民和乡村生活的统筹发展?又如何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问题?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开金融等国家级部委机构领导与数位乡村振兴专家共就乡村振兴最新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

 

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

 

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对此,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陈晓华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及建议。

 

第一、要从区域主导产业入手,来推进产业融合。产业是“产业融合”的基础,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不一样,各地都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当中比重很大,影响面很广。如果使这样主导产业实现了产业的融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那么对做强做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基层推动产业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主导产业融合做好。如果主导产业的融合没有做好,就很难形成区域的产业发展心得,比如说,大家都在讲“产业融合”,却都不去解决运营产业融合的问题,这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在河南不把小麦产业融合问题讲清楚,在南方不把水稻产业融合问题讲清楚,就会很难把握主导产业。所以,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是要把农业做强做大,要把产业做强做大,因此更要立足于主导产业来促进产业融合。

 

第二、要根据产业类型来延伸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是产业融合的一个核心要点,在农村的各业中,产业的形态各不相同,人们对不同农产品的需求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发展县域经济要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根据产业和产品类型的形态,来研究它的起点和落脚点。

 

第三、要尊重农民意愿来选择利益连接的方式。提升价值链是产业融合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目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能够分享产品增值收益,所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应该抓住两句话:一是产业链延伸本质提高农业效率; 二是抓提升价值链,核心是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

 

第四、要引导融合主体,既要一二三产业相连又要分工分业。一个企业做产业融合,既做了生产基地又做了加工,同时还做了服务业、营销服务业,这就是一种开放的视角。产业之间的融合,也要遵循分工分业的规律,发挥各地主体各个环节自身优势,形成一种最佳的组合。这并不是说哪一个企业,三个产业都要做才叫“产业融合”,也不是哪一个村、哪个乡三个产业都要占全了才叫做了产业融合。如果这个村这个企业是集中做了一产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但是产业延伸又和另外主体有机联系,这也是产业融合。所以大家不能片面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第五、要整合要素资源,打造融合平台。目前,各方面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积极性都很高,每个部门也都出了不少的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从基层了解情况来看,现在这个名号比较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平台。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有效的帮扶,并不是所谓的一个产业。

 

陈晓华认为,现在不管是做现代农业示范区,还是做现代农业产业园,都应该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和要求去发展。如果不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推进,就很难达到积极效果。所以对于平台的打造和资源整合,不是去新开一个门户和旗号,而是要把力量集中在整合现有资源和发挥现有平台的作用,这样才能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去改造和提升相关产业。

 

认真学习“三农”思想

 

在研究产业振兴、产业兴旺相关政策当中,重点要“开门”一件事就是要学习习近平“三农”思想。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总书记“三农”思想归纳为八个坚持,这是中央统一公布的“八个坚持”统一总体归纳。这八个坚持为: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张合成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一共有十句话。从中基本上能理出十个最新意义的“十个主题词”。第一个是根本性问题,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前两个句号前面五个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第一次提出和定位。所以有专家把它认为是三农工作给予的新的认识。

 

过去现代化概念只有农业,这一次报告里正式加了“农村”,这不光是产业现代化问题,而是补齐现代化农村的短板,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句话里最重要的五个关键词,大家还需要认真学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系统部署,这基本上可以归纳六个方面、七条原则。其中,七条原则最重要的就是党管农村原则、优先发展原则、,共同富裕的原则。

 

第二是“七条道路”是总书记的讲话内容,重塑城乡关系,其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是重塑城乡关系。

 

第三是总书记在两会期间讲的“五大振兴”,振兴就是乡村产业振兴,五大振兴里产业之前有“乡村”两个字。

 

第四是“三个激活”,就是主体要素和市场,这是构建新动能的要求,没有这三个激活乡村振兴战略很难进步。

 

第五是“四个优先”,这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总书记叫做根本原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书记分解为“四个优先”,一是干部配备、第二是要素配置,第三是公共财政,第四是公共服务,四个优先要在四个方面去落实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六是“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这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责任机制、落实机制、领导体制。大家知道“五级书记抓”,前段时间在一个领域里面,“五级书记抓的就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五级书记抓,”所以这两个“五级书记抓”足以体现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党的各级农村部门职责,除了决策参谋,还需要统筹协调。除了政策指导还需要推动落实,更重要的还需要督导检查。同时这一次机构改革中央组建农业农村部,中央农村领导小组设在农业农村部,核心任务就是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产业振兴,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民三大体系,最后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张合成认为,产业振兴既要高质量发展,还要兴村富民。产业现代化和村庄现代化是两个目标。在过去,产业扶贫当中碰到问题就是产业发展和脱贫共建,现在乡村振兴同样碰到这个问题,所以在事实路径和措施办法上,实施产业振兴需要把这两个目标紧紧咬住,形成大抓发展的强大合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这“三块地”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头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张晓山表示,重大政策调整带来重大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真正要落实难度却很大。现在土地的收入2017年全国国有土地出让52059亿元,同比增长40.7%,卖地收入大幅度增长,这里面卖地收入5万多亿,然后地方本级收入9万多亿,国家返还地方收入6万多亿。

 

另外一个是地方吃饭靠财政,花钱靠卖地,卖地就是有5万多亿。如果说这个钱很大程度负债是以土地收入抵押,以后靠这个卖地收入不断地滚,如果土地收益全部返还给农村扶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地方政府拿不到钱,资金链就断了,这里涉及到很多重大利益格局和调整,这是现实问题,真正落实不是特别容易。

 

所以国家发布了2018年16号文件,实际上对原来文件作了一些补充,强调的是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调整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既然要做这个事,就必须有很多政策规定、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能够实施。

 

政策的调整是资源配置格局发生变化。农村资源资产产权格局也发生变化,重塑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成为农村要素,城市先进要素流向农村,不能加剧农村老龄化状态。驱动力是先进生产力,所以这里改变农村配置,城乡要素的这种相互的流动,这就必然导致农村土地产权格局发生变化。

 

张晓山认为,现在讲资本下乡,资本下乡是一把双刃剑。乡村发展不能成为新的圈地热,不能成为资本的深延,要改变资源配置,要利益相对均衡,让农民群众合法合理分享乡村振兴成果,应该成为一个基本前提。此外,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而且要真正落实农民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保障他们的财产权利。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表示,发展乡村产业应该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适应农村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的比较优势,富含农业农村气息,承载乡村的价值,而不能简单的移植城市的二三产业。

 

第二、必须扎根农村,从本乡本土生长与农业农村密切相关,能够广泛的带动农民群众的参与。

 

第三、必须充满活力,坚持创新驱动,要释放要素聚集的效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第四、必须融合发展也就是要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双向借力,联动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无论是农业是非农产业,要利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同时这里面的很多体制性障碍需要破除。

 

第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发展高品质的农业新业态,包括休闲观光,这种按照传统的经营方式的确面临着很大问题。

 

第二、是土地制度改革。无论是农用地还是建设用地,现有这一套制度安排的确不利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利用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机遇,特别是宅基地改革就是要加大力度。

 

宅基地改革是各方面很关心,决策层又非常谨慎的一个问题。包括这两年的一号文件大家可以看出来,这里面一个矛盾的心态就是一方面要用起来要放活,另外一方面有很多底线。所以,这中间还是有一定空间,这两者之间怎么样做一个区分,就是要用起来同时也要避免炒起来。

 

第三、是人才的问题。无论是农业还是非农业,要让他们能够利用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机遇,这个合格的人才至关重要。在乡村战略发展过程中,要让年轻有文化、有经营能力的人能够从事现代农业,所以围绕这个人的问题也要采取很多措施,包括加大农民培训力度、适应逆城市化潮流来完善自身的体制和机制等。

 

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模式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国开城市交通投资发展基金总裁罗晓从金融角度向大家阐述了以市民农庄为抓手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城市土地的房地产时代已经遭遇了非常大的瓶颈,现在中央政策的着力点转向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扶贫等领域,国开金融开始进行转型,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新领域、新模式,重点就是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为载体,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是国开金融一个战略的重大的转变。

 

2015年下半年,国开金融酝酿了一个市民农庄模式,2015年11月9日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主持召开专家论证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会长致信给李克强总理,建议开展市民农庄模式试点,总理批示,请会同发改委有关部门阅研”2016年国家发改委调研认为具有很大试点价值,2016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报给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联谊会议,批准国开金融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开展一体化建设。

 

国开金融为什么要发起市民农庄?罗晓表示,基于对乡村现状的分析,农田严重抛荒,公共基础设施生活配套服务不足已经成为乡村普遍现状,缺人缺钱是制约乡村发展三大瓶颈。一是市民农庄提供了可能的出路,市民下乡解决农村缺人活力不足的问题,企业下乡解决人才资金问题。二是基于对城乡建设面临挑战的风险,主要是缺商业模式,在市场主导下的大趋势背景下,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商业模式,目前全国没有大规模的一个容易复制的乡村建设模式。三是基于国家社会发展取舍分析,市民下乡回归自然。享有乡村的生活、休闲空间,代表着更高远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这更是中国梦的重要体现。

 

罗晓指出,首先在乡村统筹开发过程中,市民农庄只有一个有限的组成部分,但却成为整个抓手核心,使市民真正欢迎和使市民上山下乡。通过市民大规模的投入消费有效带动乡村发展。

 

其次,市民农庄具有较高市场价值,通过市场运营能有效回流资金,支持乡村高品质开发建设大额成本,支持整个商业模式得以建立的关键环节,国开金融的结论是乡村发展特别是要达到发达国家乡村水平光靠农业不行,靠农民返乡不行,靠农家乐不行,只能靠市民下乡,这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可以解决乡村建设成本问题,第二解决农民长久就业问题,第三是乡村注入强大的市民知识阶层,改善乡村缺乏知识分子的现状,推动乡村的复兴。

 

最后,市民农庄跳出农村看农村,为日益空心化农村注入新的发展,使农村发展对接城市需求和资源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市民农庄可以引导大企业下乡,为农民合作乡村统筹开发平台,对乡村进行全域的重新规划和布局,市民农村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创新商业模式,用前期大投入把农民安置好,把乡村生态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好,吸引市民下乡,通过市民投资消费回收乡村建设的成本来带动乡村建设的长期发展。

 

罗晓强调,只要顺应趋势,就能化解挑战。顺应市民下乡,租住农庄的发展趋势就能给乡村带来投资消费和市场需求,从而解决乡村发展商业模式问题,并最终为乡村建设的统筹实施创造基础性的条件。

 

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县域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的核心单元。如何在市县级行政区域,有效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成为乡村振兴落地运营的关键。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在即将到来的乡村振兴大潮中,无论是乡村的规划设计,还是建设实践,都应首先厘清本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把握政策的突破性因素。

 

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就是乡村现代化,是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重构。乡村不等于农村、乡村产业不等于农业、乡村居民不等于农民。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就是乡村现代化模式与路径的选择。乡村振兴,是产业融合与产居融合引导下的就地城镇化推进过程,构建承载着桃源之梦的城乡人民共享的“新乡村生活方式”。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乡村有着超越以往任何时代的作用及意义,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内涵。这一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土地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政策等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支持,需要政府在管理、要素释放、财税金融体制上的支持,还需要乡村在现代化体系、规划架构、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同时也需要每个乡村振兴参与者在理论上的争鸣和行动上的奋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