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特色小镇成功经验分享——如何开拓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9-07-18 | 关键词:特色小镇,城镇化建设,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在官方公布了16个国家级精品特色小镇成功经验后,山合水易对这些精品小镇的成功经验逐一进行了详细解读。在上期分享了如何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后,本期我们再结合这些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来聊聊“如何开拓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

 

案例一:江苏苏州苏绣小镇
 

江苏苏州苏绣小镇


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苏绣小镇是先进制造类小镇。以发展苏绣产业为核心,入驻企业120家左右,吸纳就业近1万人,完成特色产业投资7亿元,年缴纳税收0.7亿元,年接待游客人数100万人次。

 

规模:

 

规划用地面积570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100亩;已建成区域用地面积380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60亩。

 

开发模式借鉴:

 

立足苏绣特色产业,围绕“传统、再生、未来”3个核心,在实现苏绣产业高端集聚和融合发展的同时,打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依托“中国刺绣艺术馆”、“绣品街”、“绣馆街”等刺绣文化空间,重点打造刺绣工作室,发展刺绣设计、创作、生产、销售、配套等产业项目。

 

围绕苏绣工艺,集聚丝线、木架、装裱包装等上下游产业。依托苏绣创新平台,引进研发、培训、体验等主题的刺绣工作室,实现苏绣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立足丰富旅游资源,融合苏绣文化与传统工艺,实现苏绣文旅跨界融合,从而构建小镇产业体系。

 

在注重产业发展同时,重点完善交通、水电气网等公共配套设施,营造低碳交通体系。完善幼儿园、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建配套服务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突出苏派建筑特色,并注重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的重要作用。最终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具有江苏特色的苏绣产业特色小镇。

 

运作模式借鉴:

 

由政府统筹规划,引导、协调、扶持和管理小镇推进工作。

 

由苏州西部文化旅游发展公司与苏高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苏州苏绣小镇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小镇项目投资运营主体,负责项目的融资、开发和运营事宜。

 

由第三方主体凭借自身资源资产优势,打造高水平运营服务平台,积极吸纳各类企业、大师工作坊等,对小镇进行运营,为小镇产业注入活力和特色。

 

通过打造小镇特色文化节庆品牌——“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对外展示、推介小镇刺绣文化。通过参加国内国外知名文创展会,与恭王府开展非遗研究合作,与清华美院、苏州大学等院校合作创办创作和教育实践基地,拍摄小镇宣传片等形式,推介小镇,不断扩大小镇知名度与扩大小镇影响力。

 

成功经验:

 

坚持规划先行,准确定位,明确思路,由政府统一筹划、引导、协调、扶持和管理。

 

由企业作为开发建设主体,市场化运作。

 

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利用运用机构资源资产优势和专业运营能力,不断引入小镇需要的人才与产业主体,丰富、完善小镇职能,使苏绣产业高端集聚。并通过各种活动与合作不断向外界推介小镇,扩大小镇知名度和影响力。

 

小镇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产业的发展、文化特色的塑造、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的配套,全方位满足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镇的要求。

 

案例二:云南曲靖麒麟职教小镇
 

云南曲靖麒麟职教小镇


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教小镇是产教融合类小镇。以发展职业教育产业带动创新创业为核心,入驻企业近30家,吸纳就业近2万人,完成特色产业投资25亿元,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规模:

 

规划用地面积580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4100亩;已建成区域用地面积150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000亩。

 

开发模式借鉴:

 

政府负责顶层设计、方向指引、配套政策支持、管理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督。

 

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主导开发,具体负责项目规划设计、资源导入、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营销推广和后期持续服务。

 

以麒麟职教集团为核心区,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轻纺服装、生物医疗制剂、高原特色农产品六大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运作模式借鉴:

 

由政府进行政策性牵引,吸引企业共同参与并成立平台公司,引入民间资本进行建设。实施公司化运作。市政府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依法依规组织配置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合理配套公共设施建设。

 

按照企业需求进校园、订单培养进课堂、学生实训进车间,围绕办学围着产业转、课程围着企业转、技能围着岗位转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形成校长变厂长、老师变师傅、学生变徒弟、作业变产品、课堂变车间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围绕六大特色产业,打造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产教融合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同时注重基础设施配套、居住配套、创新创业氛围、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与建设。

 

此外,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特色,以爨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职教文化为核心特色,打造小镇文化特色魅力。

 

从而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云南曲靖麒麟职教特色小镇。

 

成功经验:

 

规划先行、清晰定位,政企分工明确。

 

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模式,有效地将表面上关联度不高的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轻纺服装、生物医疗制剂、高原特色农产品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结合到一起,形成高度集聚。通过职业教育,人才为纽带,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为小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其他小镇形成差异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

 

同时,注重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居住功能配套,创业创新氛围塑造,生态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最终形成了产业与城镇协调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案例三:吉林安图红丰矿泉水小镇
 

吉林安图红丰矿泉水小镇


简介:

 

吉林省安图县红丰矿泉水小镇是集工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小镇。拥有广州恒大、台湾统一、韩国农心等10户大中型企业,建成工业厂房2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2018年矿泉水产能达到300万吨、产量70万吨、产值10亿元。获得了中国生态原产地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矿泉水之乡建设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开发模式借鉴:

 

由县政府制定小镇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对小镇开发进行引导。

 

由企业作为开发主体,坚持“高标准、高定位、建名厂、创名牌”的发展思路。引进广州恒大、台湾统一、韩国农心等企业,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运作模式借鉴: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安图县政府制定了高标准的《吉林省安图红丰矿泉水小镇发展规划》,依托安图汇泽长白山实业发展公司,全程开展小镇的基本建设和运行管理。

 

彰显功能特色、多元运作。小镇以“工”为主,配套建设铁路货运中心、质检中心、水文化体验馆、光幻森林、天泉塔等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

 

成功经验:

 

规划先行,由政府参与顶层设计,并统筹小镇发展。坚持高位运作,由吉林省、延边州先后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安图县委县政府带领小镇上下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信心,为小镇的健康发展明晰了方向,为小镇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石。

 

统筹兼顾,明确以“人地钱”等要素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就地市民化的发展思路,以做强矿泉水工业带动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服务业发展,实现村民“失地不失业、就地可致富”的特色小镇新型发展模式。

 

由企业作为开发运营主体,通过投资、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小镇发展。以培育打造世界一流矿泉水基地为目标,依托资源施策、依托产业兴镇,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旅游”为特色;由韩国农心等各家矿泉水企业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工业旅游,以紫玉森林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服务业”旅游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依托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小镇的经验之路。

 

小结:

 

分享了这么多小镇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这些小镇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都有一些共性:

 

第一 ,这些小镇的成功无论是政府作为主体还是企业作为主体,首先无一例外地都将规划先行作为了小镇开发的基本原则。由政府来编制小镇发展规划,或者由小镇的主体开发企业作为主体编制小镇发展规划,再有政府统筹管控,把握方向。有了顶层设计,政府才能充分发挥监督、指导、管控、协调作用。企业的开发也就有了方向。

 

第二 ,定位清晰明确。在顶层设计指引下,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发展什么产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第三,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开发主体的优越性。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本、资源等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通过市场化机制,将产业、人才等要素与资源导入小镇,并优化分布。使小镇高效地形成特色产业集聚。

 

第四,特色产业的形成和高度集聚,在引入产业的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产业人口,为城镇化建设拓展了新空间。

 

第五,结合小镇实际情况,由政府与小镇开发运营企业合作,做好配套建设。在交通、市政、商业、医疗、居住、教育、营商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做好积极的配套建设,为小镇的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提供良好保障,让其无后顾之忧。

 

第六、对文化要素的挖掘利用,用以彰显小镇文化特色。宜居宜业宜游已成为各个特色小镇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和终极目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