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休闲农业不能盲目追求"三产融合"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9-11-01 | 关键词:休闲农业,三产融合

三产融合”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它是休闲农业的内核。
 

休闲农业,三产融合


但现在问题是,很多农庄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三产融合”,最终搞得一产不像一产,三产不像三产;农场不像农场,庄园不像庄园。

 

在消费者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三产融合”,只有消费体验。

 

台湾、日本的三产融合,你可能误解了

 

提起“三产融合”、“六次产业”,我们立刻会想到台湾、日本。

 

不过,他们的融合,跟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融合,其实是两个概念。

 

我们很多庄主一入行,就会被各路专家进行“三产融合”洗脑。最后即便对农业压根不感兴趣,也没打算花心思去做,但为了“三产融合”,为了做综合庄园,为了给政府有个交代,农业项目必须要上。

 

结果呢,倾注巨资打造的上百亩“果园”颇为尴尬——做采摘和休闲配套吧,体量太大,压根用不完;当做一个真正产业去做吧,体量又远远不够。

 

山合水易亲眼见到,有农庄种植的上百亩葡萄,最后两块钱一斤卖到批发市场,亏得老板想哭;有农庄种植几百亩梨,实在卖不出去,干脆做公益送给清洁工。庄主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那笑容比哭都难看。

 

很多很多这样的案例,抱着“三产融合”的心思去发展“一产”,最后“一产”不仅没成为产业支撑,反而成为项目累赘。

 

反观台湾、日本那些标榜着“三产融合”的项目,显然比我们“实在”得多。

 

他们大多数休闲农场,如今“休闲”都成为主业,种养殖项目更多作为配套存在。名为“一产”,事实上并非产业。

 

比如台湾薰衣草森林,年收入数亿新台币,堪称休闲农业的奇迹。不过这个号称“三产融合”的庄园,盈利的超半数来自于“心之芳庭”(婚庆项目)和薰衣草产品售卖。

 

而所谓“一产”部分,占据的体量很小,并且略微亏损。严格来讲,薰衣草花田已经不能称为他们的产业,更多只是景观配套和产品背书。

 

可以说,以三产为主,把一产当配套的项目,台湾有之;以一产为主,把三产当引流工具的项目,台湾有之。唯独没有的,是像大陆很多农庄一样,一产和三产同时发展,每块都要主打,每块都想盈利。

 

当然,台湾的休闲农场面积较小,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我们再来看欧美等地的农场,几乎无一例外地,他们都是在纯种养殖的基础上,增加了10%左右的休闲元素。

 

增加休闲元素之后,这里依然是生产性质的农场,依然以农业为主业。

 

甚至,不少农场害怕旅游影响农业生产,严格限制开放时间。比如以养蚕为主业的泰国金汤普森农场,被称为泰国最美农场,但每年仅开放一个月。

 

盲目融合,导致“什么都做不精”
 

休闲农业,三产融合


很多人抱怨,休闲农业不赚钱。事实真相是:

 

核心做一产的农场,不少都还盈利,不管多少。核心做三产的庄园,盈利的也不少。

 

多数赔钱的,反而是一些过度追求“三产融合”,既想做三产、又想做一产、还试图择机做二产的项目。

 

为什么?

 

从经营者角度讲:

 

休闲农业是个涉及专业门类颇为繁杂的行业,又是个第三方配套最不成熟的行业。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主打”,也就意味着不仅老板要“百项全能”,还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助阵。这把庄主忙成“蜈蚣”,也做不到啊。

 

结果就是,农业没做精,品质不行、渠道不通,最后亏钱;休闲娱乐不够极致,啥项目都有,啥项目特色都不足,最后客单价低,粘性也不强。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

 

不管你是不是“三产融合”,我只管是不是休闲得“透彻”。要么有足够的田园风光让我感受乡村风情,要么有足够劲爽的娱乐项目让我玩得“嗨翻天”。

 

欧美的很多休闲项目,就是这样“极端化”存在。要么是宁静幽美的广阔农场和乡村,要么是玩得“乐不思蜀”的度假村。

 

再比如,法国农协把休闲农场划分为客栈农场、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村、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个类型。每个农场只能申请一个类型。从而保证每家农场能够做到“极致化”体验。

 

反观我们一味追求“三产融合”的休闲农庄:论农业部分,既没有体量,没有品质,没有景观功效,又不能为三产提供体验素材;论休闲部分,一味向“农”的属性妥协,不刺激、不好玩、不潮流、不丰富,远不能同文旅项目同台竞争。

 

所以,融合并不一定1 1>2,反而可能导致个性特色消失。

 

有主有次的融合,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当然,“极端化”体验,并非一产只做一产,三产只做三产,不去融合,而是需要能产生化学反应的融合。

 

一产和三产也是如此。

 

要么从一产切入,把农业做到极致,然后添加适量三产。通过三产这个酒曲的催化,形成品牌扩张、产品溢价和消费升级。

 

要么从三产切入,专注把休闲做到极致,并辅以适量一产。通过一产的配套,增加三产的消费场景和延伸品的信任背书。

 

与其一开始就想着“三产融合”,不如专心把一个产业做好,再试图融合另一个产业实现升华。

 

就像实体行业做好了,加上金融就像插上翅膀。如果实业不行,金融玩得越多,发生金融危机的速度越快。

 

三个残次品加起来,还是残次品,不会因为放到一起就变成优秀产品。同理,三个不及格的产业,不管是做加法还是做乘法,最后出来的只能是更不及格的产业。

 

一味地盲目追求“三产融合”,盲目把一产和三产做加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最后只能两头落空。

 

衷心希望,我们的休闲农业能够尽快学会“融合”,尽快做到产业专注和融合发展的统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