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郭帆:详述"主题农场聚集区"。

作者:郭帆 | 来源: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时间:2017-06-14 | 关键词:主题农场,主题农场聚集区,郭帆

各位好,好久不见。

不是不想见,而是我不知道该谈些什么。于是我找了一个“我很忙”的借口,消失了。。

而我今天又回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一些话题想要跟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些用处。

最近我观察到,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类似“亲子旅游、特色小镇”的话题上去了,似乎“民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大跃进热潮有所减退,若真如此,那我内心的一块儿石头也算是落下了。不出所料,民宿开得越来越多,盈利的越来越少;90%的休闲农业项目都死掉了,剩下的10%当中又有90%在艰难度日,只有1%的项目活了下来,而且活的很好。对于国家来说,这1%就足够了,“政策引导得很好”。但对于当初那些不听劝,霸王硬上弓的拓荒者们,你们的感想又是怎样的??

拓荒者们,你们不仅试了一把手,还给我们的农村制造了很多不可逆反的垃圾,就这样,你们又慢慢淡出了。你们抱着试一试的心砍掉了一棵树,那阵风却毁掉了整片森林。

确实如此,越来越多的作品,让我们痛心。然而这些项目的失败,往往是因为对市场对需求估计不足,对定位把握不清,对模式运用不准,导致了做出来的项目,停了可惜,继续可笑的局面。

关于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我不想再侃侃而谈。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多次在线下课堂上讲过的“主题农场聚集区”模式。若有不妥,还请指正。

主题农场聚集区

▍产业环境 ▍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社会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上升,消费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传统企业产能相对过剩,库存积压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更多的企业选择了转型。因此,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自2012年以来,告别了过去30余年的两位数高增长,增速开始放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 第一产业:

农业市场基数庞大、生产力相对落后、产值低、产品供需结构不合理,急需升级。

■ 第二产业

产能过剩,库存高企,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内部改革创新与转型的艰难抉择。

■ 第三产业

成为承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面临着消费升级与服务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发展机遇。

▍政策背景 ▍

国家给予了很多政策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 鼓励大众创业;

■ 鼓励开辟新的旅游消费空间;

■ 鼓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 鼓励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发展;

■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积极解决三农问题;

■ 积极推动精准扶贫;

■ 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和建设;

■ 重视食品安全建设与发展。

▍面临问题 ▍

但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

■ 环境污染;

■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病;

■ 食品安全威胁;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老龄化带来养老问题;

■ 消费产品升级滞后,缺乏能被大众消费的农庄、旅游、休闲等产品;

■ 城市里的少年儿童由于与农作物、大自然接触机会不多,缺乏农业科普教育;

■ 农民创业者、大学生返乡创业者创业难;

■ 投资者难以找到有发展前景和长期回报的项目。

主题农场聚集区

▍市场需求 ▍

第一层次:

■ 旅 游 产 品——我国是人口大国,旅游市场庞大。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其中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出境旅游1.2亿人次,并且仍以平均每年11.3%的速度递增,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旅游观念和消费需求也有了明显变化。正由原来的只是看看风景、拍拍照片的传统旅游方式向休闲、体验式旅游转变。于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以其自然、生态、健康、创新、文化、休闲等特征顺应了这种消费需求,而广受消费者追捧。加之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走向城市,因而乡村游、农业游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大。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势所趋,前景广阔。

■ 健 康 食 品——食品安全威胁,消费者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

■ 其他 消费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期待更具创意、更具文化、更丰富的消费品出现,以丰富更多需求。

第二层次:

■ 农民创业者——没想法、没项目、没钱、自己创业赔钱、无保障,又想创业、想赚钱;

■ 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没钱、没想法、没项目;有想法、有项目、没钱,想创业;

■ 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生产大户——现有项目经营不理想、需要升级、取经、合作;

■ 想自主拥有农场的城里人——政策不允许、没有供给;

■ 企 业——面临转型,或需产品升级,提高盈利能力,降低开发成本

■ 投资机构——需要可以带来盈利的优质项目。

第三层次:

■ 政府——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 政府——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问题;

■ 政府——解决新型城镇化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看到了消费、投资、创业、社会发展的需求,看到了这个未来巨大的市场和发展趋势,看到了政府政策的导向,看到了当前市场上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于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突破点——农业。

我们试图通过“农业+旅游”的形式将 “健康、养生养老、餐饮、居住、购物、教育、研发、体育、游戏、文化”等多方面需求有效融合一起,在符合产业和社会发展趋势,符合政府政策方向的前提下,满足大众的更多需求。

于是,我们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主题农场集聚区模式。

▍他山之石 ▍

产生这种模式的念想来源于我曾经去考察过的两个项目,一个是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埔里镇的桃米生态村,该村曾在1999年9月21日因大地震被夷为平地,在没有任何产业基础的情况下,桃米村的村民们组织挖掘“自然生态”这个主题,并以“青蛙”作为村的形象代言人,通过打造一个重点项目“湿地公园”和“纸教堂”,并且发动村民们以“民宿”方式重建家园。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桃米村不仅打造了美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建成了一个村民的共享乐园。

主题农场聚集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

桃米村目前共有40多家民宿,全部是由村民自建,每一个民宿既是村民自己的住房,也是用于接待游客的民宿,游客预定民宿房间可以通过桃米村的公共平台统一预定,也可自己找民宿主人单独预定,但是民宿主人们不会哄抬房价或低价恶性竞争,通过民宿主人单独预定的价格不会比平台上预定的价格便宜,这是桃米村的村民们共同运营这个山村的规则之一。

主题农场聚集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

现在的桃米村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区,每一个参与者,无论是管理者、民宿主、普通村民等都是其中一员,都为桃米村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一个村民都是解说员,村里的“妈妈组织”负责村里和每家民宿的卫生打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把“青蛙”当作这里的名片,甚至会开玩笑地告诉每一个游客或拜访者“青蛙”即是他们的老板。

主题农场聚集区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村民组织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统一规划,确立了“自然生态”的大主题和“青蛙”的形象,并引用政府的灾后重建和社会捐款资金,建设了“湿地公园”和“纸教堂”这样的重点项目来奠定基础,并利用各种政策鼓励村民重建自家住房的同时,引入“民宿”产业,完善旅游功能,最终使桃米村成为了一个民宿聚集区,同时也成了一个景区。在重建家园的同时,让本来孤单难支的民宿抱团取暖,实现了合作共赢。

主题农场聚集区

另一个案例是在浙江省安吉县的鲁家村。

3年前,我的一个朋友与他的团队和鲁家村合作,在一个没有资源,没有基础的不毛之地,经过3年的打造,通过统一规划,成功搭建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即“鲁家村—主题农场聚集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

几年前的鲁家村,原本是一个经济欠发达,总人口只有2200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山村。村里没有名人故居、没有古村落、没有风景名胜、没有主导产业。

主题农场聚集区

我这个朋友的公司和鲁家村集体合资成立了开发运营公司,各司其职。运作团队由我朋友的公司负责,操盘整个项目的开发和运营,鲁家村集体负责项目对接政策资金和解决村内农民的各种难题。通过3年的时间,鲁家村已发展成一个占地4000多亩,设施完善,“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集18家特色农场的主题农场聚集区。同时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它既是一个园区,也是景区,还是一个大社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

鲁家村--主题农场集聚区以1个核心农场为核心,外围下设万竹农场、蔬菜农场、野山茶农场、葫芦农场、红山楂农场、高山牧场、禾野农场、中药农场、桃花农场、牡丹农场、果园农场、鲜花农场、灵芝农场、野猪农场等18个家庭农场。

核心农场由开发公司投资建设,通过一个主题特色的景观、游乐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打造,营造核心吸引物,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吸引游客。18个家庭农场各具特色,通过招商形式由18个投资主体分别进行投资建设。提供更多的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农产品等消费产品,丰富主题农场集聚区的产品体系,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扩大集聚区的盈利能力。

主题农场聚集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

由以上两个案例的成功,我们看到了这种抱团取暖模式的优势,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以研究,并通过了实践,得出了“主题农场聚集区”的开发模式。

▍什么是主题农场及主题农场聚集区? ▍

【主题农场的概念】

主题农场:有明确主题和特色的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8年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提出。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家庭农场,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优势与特点】

■ 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 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

■ 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

主题农场聚集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的概念】

主题农场集聚区,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以某一特定主题为核心吸引物,由多个家庭农场围绕核心吸引物共同聚集而成,以农业生产与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发展集聚区。

它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新型旅游产品、健康农产品、创意农业工艺品、装饰品等产品的提供者;它是未来“农业+休闲+旅游+生活+智慧”的创新经济模式。

同时,它也是提高农业收入,促进农业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实现旅游创新的有力手段;是乡村旅游扶贫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主题农场聚集区

主题农场集聚区基本模型

主题农场聚集区

新产业模式

主题农场聚集区

组织体系

【“1+I+P”开发模式】

即一个主题农场集聚区由一个开发主体以一个特定”主题”为核心吸引物,围绕这个主题设置N个重要(Import)的功能板块(N个重要产品),再围绕这些重要的产品设置M个独立的家庭农场,由M个参与者(Participants)分别经营。形成核心吸引物与家庭农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关系,最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农场集聚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

主题农场聚集区-“1+I+P”开发模式

▍优势与意义 ▍

为开发者:

■ 大大降低开发公司独立开发成本;

■ 避免开发公司自主进行土地流转遇到的困难;

■ 提高了村、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发展的福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 提高了建设开发效率;

为消费者:

■ 为旅游消费者带来最合适的新的旅游消费产品;

■ 为广大追求食品安全的消费者,提供安全、美味、放心而又时尚的农产品和新的购物体验;

■ 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以农产品为题材,更具创意、更具文化、更丰富的消费品,不断丰富消费者更高的需求;

为消费者:

■ 为农民创业者、

■ 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者、

■ 为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生产大户、

■ 为想自主拥有农场的城里人

■ 为开发商

■ 为投资机构

■ 提供更多的机遇、平台、产品和服务

为农村: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协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精准扶贫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开拓新的旅游消费空间,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大众创业提供平台、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供形式参考。

主题农场聚集区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串联起来, 延长产业链,高效、合理配置资源,并利用专业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提供科学指导,让生产更科学,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信息更透明。从而,实现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供求匹配的目标,也进一步规避传统市场机制的盲目性与落后性,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引领未来!

END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