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最近遇到一个问题还请专家就温泉度假村开发模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未知 | 时间:2010-08-17 | 关键词:温泉,度假村,开发,模,专家,请,遇到,一个,问题,

根据我们多年的实战经验,我们认为对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即自然保护的区开发和保护要符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因时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深入挖掘本地特色,避免自然保护区雷同化。

 

2、循序渐进原则。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开发中不能大跃进,要掌握“度”。

 

3、科技原则。

 

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要注重科技的应用,用科技使开发和保护更加有效。

 

4、教育原则。

 

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发展,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教育,将生态服务信息、生态科普知识和环保支持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中,不仅有利于游客的体验,而且使自然保护的保护达到预期的效果。

 

5、开放合作原则。

 

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中,要注意国际合作,吸引先进人才,建设保护社区,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将投资商、政府、管理者、当地居民有机联合起来,共同进行自然保护的开发。

 

还有以下开发模式:

 

1、依附开发

 

主要适用于旅游资源欠缺,或虽然资源丰富,但品牌和市场相对欠缺的自然保护区开发项目,即利用周边成功景区或者资源的市场、交通优势,从而分流游客,实现自身的有效开发,如黄山风景区附近的野生猴谷项目,其特殊情况是拥有多重头衔的旅游区。在依附之余,这些项目能够丰富片区内的旅游产品,并能肯定片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片区旅游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但依附只能是暂时的举措,最终还是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市场。

 

2、品牌开发

 

 对于保护对象知名度很高、观赏性很强,且旅游资源较好的保护区,可以特色的保护对象为突破口,以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为补充,进行品牌旅游开发。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就是以大熊猫的保护为吸引核,开发多项关于大熊猫的产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多种动植物的保护区域。如区内建有相当规模的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动物繁殖场;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有国内迄今为止以单一生物物种(大熊猫)为主建立的博物馆等,这些不仅是保护设施,也是旅游产品或其载体。

 

3、关联开发

 

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在开发同时推出关联产品,以实现片区更好的发展。如汉中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野生朱鹮喜食水田中的鱼虾泥鳅等特点,在周围推广不施化肥农药,无公害的“朱鹮大米”项目,在保障朱鹮的安全栖息的同时,也推出绿色的品牌大米。消费者在认购“朱鹮大米”的同时,也认可品牌中蕴藏的绿色健康,并愿意为保护朱鹮出一份力。这样虽然水田减产,但农民仍能增收,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社区发展,同时还能借此推广保护理念和保护区的知名度。

 

关联开发还涉及保护区开发与当地旅游资源的配合,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它们和保护区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区。

 

4、科研开发

 

在一些科研价值高、资源独特、环境承受力弱的自然保护区,不适宜发展旅游,只可进行科研性的开发,适当辅以小众、高端的生态旅游体验,如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当然,随着时机的成熟,此类保护区也会逐步对外开放。

 

在保护区开发中,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应搭配使用各种种开发方式。此外,在开发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协调统一保护区的开发与当地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二,协调政府、投资商、社区、科研机构、周边景区等相关主体的关系,形成合力开发;其三,确立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主题,寻找卖点和核心吸引力。

 

5、合作开发

 

合作性开发就是政府、投资商、当地居民、科研机构、周边城市、景区等进行合作,一起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开发,形成自然保护区生态圈,包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开发区、周边多样区,使自然保护区打破地域限制连成一片,实行社区化管理。四川王郎自然保护区为了更好的发展,除了加强管理、培养人才、引入社区管理等自身能力提高外,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大学、四川省林科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银行等单位进行了7个项目的长期合作,使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更进一步。

 

以上是对您问题的简要解答,您还可以参考我院的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1.《森林旅游产品提升与产业系统升级》

 

2.《历史文化景点商业物业开发模式研究》

 

3.《对风景名胜区条例修订的思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