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休闲农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翅膀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未知 | 时间:2010-09-07 | 关键词:农业,翅膀,保护,文化遗产,休闲,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直是山合水易关注的焦点,在最近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接触的项目中发展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一些地方注意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针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的项目。山合水易根据以往完成的休闲农业项目的经验,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并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目前我国被批准为GIAHS保护试点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达到3个,分别是: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联合国教科文组(UNESCO)10个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对于批准的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会专门拨发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继承下来的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经济社会生产方式,其次它充分体现了系统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类系统中,人(农民)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农民就没有农业文化遗产的存在。

 

    在山合水易看来,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充分考虑系统保护和适度开发之间的关系,要体现动态保护的思想,特别是要考虑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其愿意继续从事传统农事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

 

    而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呢?众所周知,农业尤其是传统农业是低效且低产出、低收入的产业。如果死守传统农业,免不了出现农民脱离传统农业甚至破坏传统农业的事情的发生。如何提高传统农业的产出,延长农业产业链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时寻求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成为了传统农业的最佳出路。

 

    在专业的规划团队的帮助下,利用现有的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把传统农业打造成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这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休闲农业强调资源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农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而且开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对于农业景观、生态资源的保护又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初衷不谋而合。

 

    下面以浙江青田为例,简述开发休闲农业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

 

    20054月,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其核心保护地为山水奇秀、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田鱼村的方山乡龙现村,这也是当时亚洲唯一个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浙江丽水青田县稻田养鱼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是由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而形成的天然稻鱼共生系统。古青田县志中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种,由鲤科鱼类深化而来,有红、黑、花、白、青、粉等颜色,由于自古在稻田中养殖,故俗称田鱼。田鱼虽然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继承和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休闲观光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2010年青田县将稻鱼共生系统遗产文化体验博物园区建设列入三十工程实施项目。近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养鱼共生博物园规划》评审会召开,会议针对规划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评审探讨,不断完善整体规划。
 

    会上,农办、农业局、旅游局、规划建设局、方山乡等单位就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且明确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养鱼共生博物园规划》要突出两大主题,要通过博物园建设规划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同时也让游客在参观途中体验传统的中国农耕文化,达到继承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的。在规划布局上,要做大做强博物馆的建设,同时要做好休闲园区参与性、体验性方面的文章,通过农耕文化这个原生态载体,更加系统的完善规划,真正保护好这一方田鱼

 

    根据目前的规划,稻田养鱼共生博物园以石前至龙现公路沿线为主轴,以石前至周岙为支线,以三区二点一带的框架进行布局,拟规划建设稻鱼共生文化广场区、稻鱼共生博览体验区、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区、稻鱼文化走廊、田鱼原种场等7类项目。

 

    为什么申请农业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农业文化和原生态名族文化的保护,更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会有积极的帮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越有保护的价值;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就越有保护的必要。传统农业不等于落后农业。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跟自然保护区不一样。对自然保护区来说,为了保护生物需要将人迁走。而农业是需要人来实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能说对地方的发展没有限制和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发展理念和途径的问题。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最大的效益就是社会效益。成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是一种荣誉,申报成功之后就等于取得了一张金名片,社会影响力会马上提高。申报成功,首先就会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利用树立起来的品牌和社会效应,就更能够争取到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上开展更加顺利。申遗成功,知名度就会提高,会带来一系列效益。以农业文化遗产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品肯定是绿色的,价钱自然提升。同时,如果地方文化又保存得相当好,可以吸引旅游者饮食、消费,加上原生态的歌舞表演、住宿,带来的效益就更大了。

 

    按计划,要在未来5年从中国推荐10个左右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同时确定20个左右的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由此可见在中国申请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在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许多特色的农业生产文化,这些都是值得和需要我们去保护的。

 

    将申请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和对传统农业结合休闲农业的策划、规划结合起来,不仅是对申遗成功的巨大帮助,更是对农业产业的整合与升级。

 

    打造休闲农业本身就是打造文化,是农业产业的升级。并且无论是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还是以其为依托发展休闲农业,都是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建设,促进保护和开发。而山和水易对于休闲农业项目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厚的实战经。作为国内休闲产品设计与度假项目开发的先锋,山合水易已经在全国多个地方参与并制定了多个休闲农业项目的策划和规划,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业界收到了高度的认同。

 

    开展休闲农业也是梳理传统农业文化,整合生态资源的过程,是传统农业深掘内涵、吐物纳新、发展壮大的过程。休闲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更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积极有效的保护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为农业文化遗产保驾护航。休闲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结合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农业发展道路上新的篇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