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专家咨询——旅游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规划初探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5-01-13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中共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寻找有效的产业切入点,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的关键。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资源消耗低、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高等独特优点。如何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把村镇经济做“强”,产业做“特”,环境设施做“优”,探索旅游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旅游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一)国家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和推动,城镇化必须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在城镇化过程中优先培育产业,遵循“先产业,后住宅;先工业,后地产”的发展思路,如此才能彻底扭转旧城镇化模式的根本缺陷,改变当前城镇化过程中产城分离的局面,才能以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式完成新时期赋予“新型城镇化”的全新使命。因此合理选择产业对于“新型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将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国家就加快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一,将发展旅游业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旅游业确立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将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并列出专门段落进行部署。此外,2013年初,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终于发布。《纲要》提出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目标: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国民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形成。

城镇化必须和产业化紧密结合

  城镇化必须和产业化紧密结合

  第二,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用于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开发补助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促进旅游发展的制度安排,如通过实行长假制度和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促进居民旅游休闲消费,并加大了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新型城镇化”应以旅游业为重要抓手,规模化发展旅游业。与其他城镇化道路相比,旅游产业引导下的“新型城镇化”将会更加突出地方特色,也更加重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旅游村镇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吸引力,靠旅游业的连锁拉动效应,形成各种要素聚集地,拉动周边地区人口的聚集,从而完成农村到城镇的“跳跃”,完成城镇化的过程。

  (二)村镇旅游资源丰富

  第一,村镇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合各种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出现大量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第二,可参与性项目多。农、林、牧、副、渔在我国分布虽然有明显的地带特征,但是在同一地区也常常具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江浙一带,既有水稻麦田,也有瓜果蔬菜。同时,养殖业也相当发达。这些都为游客提供多次可参与性活动提供了可能。第三,村镇特有的一些风俗和风土人情,如到浙江乌镇坐乌篷船、去湘西凤凰体验吊脚楼等,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的认同,而我国幅员辽阔,恰好存在多种多样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三)旅游的“产城一体化”是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

  “产城一体化”内涵城镇应当融合经济、金融、信息、贸易、生态、生产、生活、服务、教育、文化等多元功能,尤其是融合产业与生活服务功能。在产业集中的基础上,城镇可以集中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交通等生产要素,并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和创新发明,形成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

  同时,在劳动力、产业和生产要素集中的基础上,城镇还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产城一体化”在于利用良性产业结构形成以及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发展公共服务,结合发展商业化服务,形成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整合,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旅游的“产城一体化”是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

  旅游的“产城一体化”是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

  旅游产业引导的“产城一体化”发展策略

  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城一体化”,包括旅游综合开发区、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度假区、休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区等一系列大小的建设。传统的城镇化绝大部分是工业主导的“产城一体化”,由此前的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三步走:工业产业发展、生活居住形成、商业服务配套;而旅游的“产城一体化”将会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城镇化模式,在产业的行程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包含居住和商业服务,可以说是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交融发展,是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1)错位发展,突出特点。

  客观的说,旅游的发展需要依托旅游市场,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所以,在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地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上。要做到“一镇一点”,即村镇之间要有合理的产业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城镇,防止产业趋同。各村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在充分明确本身特点的前提下,从优势方面突破,创造独具特色和良好效益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等级有序、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城镇发展体系。

  可重点发展旅游的村镇,要么是在区域内有一定垄断性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亦或是两者兼有;要么是有特色鲜明的文化,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基于这个方面来说,旅游产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上是其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分类指导,强调错位发展,指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可重点发展旅游的村镇,要有一定垄断性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

  可重点发展旅游的村镇,要有一定垄断性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

  (2)农旅互动,产业优化。

  产业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改造优化传统农业及促使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的转变。传统农业因其粗放的增长方式及较低的经济效益已不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因此,除了改造和优化传统农业以实现其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以外,旅游产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的出现成了迫切需要。

  那么,如何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积极融合互动,以促使产业优化,加快城镇化的实现?简而言之,必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带动了与之相关的餐饮、娱乐、商业、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就业。世界旅游组织相关调查显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乘数效应。不仅如此,由于乡村旅游的积极发展,也会为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旅游产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其以旅游业为主,将会促使一、二产业强力依附于第三产业,形成“三产为主,一产二产为辅”的产业结构。农业通过向旅游业提供资源,旅游业通过向农业提供延伸服务并促使其增值,两大产业的交叉融合将会实现。

  此外,农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对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城郊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旅游的发展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城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不同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不同,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资源禀赋、地理气候、发展水平等),所以应审时度势,通过深入调研,明确重点,统筹规划,因时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政策、策略和方法,正确处理好旅游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从而保证旅游产业向型“新型城镇化”能够取得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正确处理好旅游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旅游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合水易机构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or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