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特色城镇建设整体运行模式和运行方案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9-07-10 | 关键词:特色城镇建设,特色小镇规划,PPP模式

2016年,住房、城乡发展改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特色城镇培育通知》,明确规定,到2002年,全国将培育1000余个特色城镇。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行、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纷繁宜居等特色小镇。

 

《通知》发布后,省、市政府积极响应,建设特色城镇的计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规划和设计之前,我们应该正确理解“特征”,避免使特色城镇同质化,这是该项目发明者的新课题。因此,本文将全面解读特色城镇建设整体运行模式和运行方案
 

特色城镇建设运行模式


一、初识理念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小镇概念,与常规“小镇”有着本质的区别。常言所提到的小镇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行政区域上的概念,而特色小镇可以有产业也可以没有产业,可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也可以仅是一个小规模人群的普通聚居地。“特色小镇”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聚落单位,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互相融合的一个特定区域。

 

真正的特色小镇是区域的产业特色,只有挖掘产业的内容及活力,制定产业的扶持及优惠政策,用产业的活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这才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动力和可持续的基础。因此,有必要通过大多数人的参与,服务和沟通,动员该地区的一些人,参与该行业,并为大多数人带来发展和建设的红利。

 

二、找准特色

 

加快中国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和环境禀赋,把握区域分工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和把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并且要突出特色。

 

资源环境方面,小镇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适应开发的土地、淡水等后备资源充裕,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供给充足、价格低廉。特别是在当前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小城镇资源环境的独特特征正在转变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在产业优势方面,小城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优势,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些小城镇毗邻城市,加速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的小城镇农业资源丰富,加快建设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一乡(镇)一业”和“一村一品”。一些小城镇环境优美,主要发展特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农业。

 

从小镇的历史文化特色来看,文化历史是城镇的灵魂。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文明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都发源于农业农村,集中展现在村镇。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相比,特色小镇建设基本上保持了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突出了区域特色,体现了乡村风土人情,传承了优秀的文化,保持了乡村风貌和乡村风貌。不过在进行特色小镇规划时要坚持和突出城镇的历史文化特色,防止单一化,实现个性化发展。

 

此外,从小镇的管理制度特色来分析,小城镇以血缘、亲缘和族缘为纽带结成的区域共同体,在小城镇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一些地方积累和形成了较好的规章制度,提倡互助。

 

三、打造方式

 

发展特色小镇,涵盖内容丰富多元,但最核心的是产业。发展特色城镇要从工业做起,依靠工业聚集人口,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从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为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支撑,特色小镇也必将掀开中国新一轮经济的红盖头。
 

特色城镇建设运行模式


1 从资源优势出发确定主导产业。

 

产业是人口合理积累和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小镇的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充分考虑区域定位,做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设计,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依托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引领市场发展。

 

2 推动产业聚集提高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的发展,通常是指产业按照区域布局、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的高度集聚和综合发展。目的比较优势,在区域和空间上形成高度的集聚和适应。在小城镇地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平滑产业信息,增强产业活力,节约交易成本,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3 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

 

龙头企业是工业发展的代表和先进工业生产力的掌握者。在一定程度上,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用电、产品流通等领域。鼓励和引导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等相关主体,建立公平的利润分配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4 发展配套产业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根据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一、二、三产业发展都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现实。进一步挖掘产业内涵和潜力,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发展阶段,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提出立足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鼓励乡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促进产业功能拓展,提升产业文化内涵,实现三产融合互动,提高三产业综合发展能力。

 

5 突出特色优势创新品牌市场。

 

发展特色小镇的小微企业,主要体现是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发展特色产业,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千篇一律,要加强创新和品牌建设。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特色品牌占领市场。

 

6 产城融合共建,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生产型城镇的整合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产必有城,有产则城立则城兴,有城无产则城衰则城空。在建设特色城镇中,要把建设生产性城市放在重要位置。树立“以产立城、以产兴城、以产聚人”的发展思路,实现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特色城镇建设运行模式


四、运营模式

 

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及后续的运营管理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生态城镇的建设。而融资约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最大障碍。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生态城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生态城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目前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得到广泛运用,但是投资领域绝大多数集中在综合管廊、地下管网、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而PPP在生态城镇建设方面的运用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将购买力平价融资模式成功地引入到特色城镇建设过程中,解决特色城镇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成为资本运营下特色城镇的一个关键问题。

 

特色小镇PPP模式运作流程设计

 

模式运作流程设计以特色小镇项目为合作载体,让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中,从而实现政府建设特色小镇的目的,与此同时为社会资本带来一定的投资回报率。通过这一合作过程,我们可以确保特色城镇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并适当满足社会资本投资和利润的要求。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采用PPP模式的生态城镇项目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特许经营项目,生态城镇的财产权归政府所有,政府只是将生态城镇项目的建设、经营和维护交给社会资本。

 

2、生态城镇的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属于长期合作,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态城镇的长期效益。由于特色城镇项目的长期回归,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如何在项目期间保持稳定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3、PPP模式的初衷便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所谓利益分享,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分享特色城镇的社会成就,也可以使社会资本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但是这种投资收报不是超额利润,否则难以做到利益共享。利益与风险的匹配是项目双方共享利益、同时承担相应风险的必要条件。

 

以上就是特色小镇打造全流程特色城镇建设PPP模式的交易架构。重点是社会资本就特色小镇项目应成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融资,这其中包括融资金额和目标、融资结构、确定项目资金的结构,并签署相关协议。

 

要大力发展PPP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应用,就需要政府从政策、法律、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才能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