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打造特色小镇,“融合”是关键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9-07-30 | 关键词: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规划,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规划,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2016年以来,随着《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落地,我国各省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快了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形成了一批以工业制造、生态旅游等核心优势为主的特色小镇。然而,尽管特色小镇在建设方面需要规划设计,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具有历史的沉淀和“先天”的资源优势。因此,打造特色小镇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经验,需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求,把握特色小镇的“特”字内涵,主动从产业融合、科技投入以及法律保障等方面入手,使特色小镇建设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特色小镇“特”在何处

 

特色小镇“身份”独特。特色小镇并非是完全行政意义上的某一建制镇,而是以当地某种经由历史沉淀的独特资源、经典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为基础,设计和打造的具有集聚效应和鲜明特色的乡镇区域发展生态系统。特色小镇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重要“牵线人”,是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促进城镇化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实现“产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特色产业得到聚集和优化创新,兼顾了经济、文化、生态的多维度需求,为统筹城乡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灵活的思路和新的契机。

 

特色小镇“性格”独特。“性格”指的是特色小镇拥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第一,产业独特。打造特色小镇关键在于突出产业核心竞争优势,例如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文化产业,以生态景观养生为特色的旅游经济产业,以工业生产和经典品牌为主导的制造业等。因此,拥有主导产业是打造特色小镇的基本条件,打造特色小镇必须在原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的目标。

 

第二,功能多样、涉及广泛。实现特色小镇的经济和文化价值离不开强大的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配置、安全机制及生活服务等。特色小镇虽小,但必须功能齐全,要兼顾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

 

第三,具有高识别性和审美性。小镇的形象设计十分关键,特色小镇“体型”不大,但“颜值”颇高。打造特色小镇需在建筑设计、绿化景观、街道规划、功能区布局等多方面进行美学思考,在视觉空间设计上要突出区域文化、风俗等特色元素。一般而言,特色小镇的外在设计与历史文化、主导产业直接相关。同时,特色小镇的外形设计也是塑造小镇经济与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小镇形象特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地标性的特色文化。

 

第四,机制动态灵活。特色小镇的打造将推动形成新产业,或在原有经典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业态。强大的创新机制为打造特色小镇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包括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制度、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土地,等等。同时,特色小镇投融资机制灵活开放,适用“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更加充分,来自于政府与民间的资金保障为特色小镇建设铺平了道路,使特色小镇得以实现“产业+金融”的创新发展。

 

特色小镇发展不能依靠“复制”,“融合”是关键

 

近两年,特色小镇“火了”,其经济与文化价值迅速成为各区域热议的话题,打造特色小镇也成就了一股投资热潮,然而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却存在项目设计不成熟、特色性不强、同质化较明显等问题。一些地方对特色小镇建设的速度比较看重,忽视了建设的质量,存在盲目跟风、羡慕“眼红”、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特色小镇建设匆忙上线,出现了资源利用不充分、资金链条不完整、特色小镇“无特色”等尴尬问题。因此,打造特色小镇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依靠“复制”。

 

第一,要认清学习借鉴和复制照抄的区别。引进成功经验和模式需结合本地特色,依据现实需求,塑造特色小镇建设的独特理念,形成科学思路。

 

第二,精准理解特色小镇的内涵,兼顾数量与质量的协调性,重点对产业内容、盈利模式以及发展方案进行严格把关。

 

第三,打造特色小镇要将关注点落在“特”字之上。需匠心独运,培育具有说服力的“不一样”的风格,避免“千镇一面”。

 

产业融合是打造特色小镇的基本着力点,也是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推进产业融合十分关键。特色小镇建设要实现“产业+文化”“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城镇”的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功能齐全、价值多样的新型发展业态。

 

第一,实现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增强对历史文化的内涵解读及源头梳理,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竞争力。

 

第二,实现产业与生态的融合。保护性利用区域生态自然资源,打造宜居型、疗养型的特色生态示范小镇。

 

第三,加强产业与旅游的融合。整合文化与生态资源,科学开发、合理设计旅游文化休闲小镇,打造宜游、宜乐的乡镇休闲文化产业。

 

第四,实现产业与城镇发展的融合。打造特色小镇的目的要指向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创新发展,通过供给侧改革,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区域居民经济收入,改善小镇及周边的区域面貌,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水平与文化含量,扩大利益相关方范围,增进人们的幸福感。

 

提升科技含量,健全法治保障

 

打造特色小镇需提升科技含量,将创新科技元素融入和贯穿到特色小镇建设之中,增强特色小镇的创新性价值。

 

第一,加快科技创新,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加大科技与智力投入力度,在重点产业发展中融合、应用新科技,探索特色小镇建设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融合点,建立“特色小镇+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模式。

 

第二,科技创新元素要在服务细节处显效果。以科技创新提升特色小镇的服务功能,用智能化的公共服务使到访者对小镇文化拥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包括智能化的停车系统、安保系统、票务系统等,将高新技术及产品充分应用到小镇建设之中,在服务细节上增加科技含量。

 

第三,在产业发展中加大科研力度,注重科技成果向产业发展转化。重点打造一批围绕高新技术的新型产业链和创新链,建造产业科技融合型特色小镇。重视特色小镇发展进程中的科技创新需求,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要对相关科研项目予以资金支持,鼓励高新技术创业型小镇的有力发展。

 

推动特色小镇科学发展,还要强化法治保障。

 

第一,完善特色小镇建设的法律依据。加强科学立法,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遵循。依法在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运行监督、招投标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结合特色产业建设的实际发展需要,完善产业投融资、企业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法律指导。

 

第二,完善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法治服务。在小镇规划区域加强法治教育,强化政策宣传与普法工作,引导小镇及周边居民依法维护个人权益,积极参与和配合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

 

第三,依法维护特色小镇建设的市场秩序。特色小镇作为热点项目,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量的人力和资本流入其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市场躁动。因此,必须要加强法治管理,维护特色小镇建设的市场秩序,对不当竞争、违规操作、违法交易等行为加强严管,规范各项市场交易行为,使特色小镇在公平、公正、科学的市场运行环境下得到高效发展。

 

第四,加强生态法治,维护特色小镇的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安全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重要原则和“底线”。进一步完善特色小镇的生态保护性立法,对特色小镇建造中危害生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依法予以惩处并加强管理。依法建立常态化的生态安全监督审查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预防特色小镇的生态危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