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生态农庄规划的原则和对策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3-07-05 | 关键词:生态农庄规划

  一、生态农庄规划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生态农庄必须要面向消费者,以不同的景观吸引不同的游客。在发展初期目标可以瞄准一些有较高文化层次和中高收入的消费者,因为他们在观念上对现代旅游项目较易接受。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生态农庄必须面向各类不同的消费者,要让大多数人享受到这种公共资源,为此,生态农庄规划时应兼顾不同收入者的利益,不能只建高档景点和设施为少数富有者服务。除了消费者要多样化之外,消费对象也要多样化,要善于挖掘潜伏在农业内部的各种人文资源。与农业相关的田间情趣、乡土风情以及人与自然、农业科技和教学、农业与美术等都是可以不断开发利用的农业旅游资源。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态农庄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其发展的基础是运行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具有生态意识的管理者、经营者和旅游者。实现生态农庄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进行合理规划,把生态农庄的建设规划纳入区域的统一规划当中,合理布局居民点、道路和旅游用地,科学开发,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处理好古老民俗、民居的保留同新建具有旅游生态农庄特色的新农村的关系。其次,对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生态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从而对游客产生影响,保持农业效益的持久性和高效性,最终实现生态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与景观协调发展原则

  生态农庄旅游的最大对象是农业和农村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建设过程中不能废农造景,而必须以农为景;不是在抛弃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基础上追求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而是要在农业原有生产价值的基础上,再增加社会、生态和文化价值。在农业生产价值基础上,开拓农业生态、观光的新价值应该成为生态农庄的主要途径。为此,要保护好耕地和环境资源,因为它们是生态农庄存在的依据和基础。

  4、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原则

  旅游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和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日益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发展生态农庄必须根据国情和自身特点规划设计,而不能简单模仿和盲目上马。首先,应结合本地特色,把内部发展经济的需求与外部对产品的需要结合起来,选准目标市场进行开发。其次,要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在布局时要以保护资源,发展生产为主要目的,不能破坏田园风光、污染环境。在规划时要结合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生态农庄开发规划,防止一哄而上和盲目重复建设。

  5、打造特色、突出重点的原则

  生态农庄项目的开发要根据地域差异以及自然、人文环境特色确立主题,对开发项目精细加工、论证,不断创新,遵循奇趣性、参与性、多功能性的原则来进行。尤其要注意景点的区域合理分布与特色的培养,以特色占领市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这样才能组合开发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态农庄。随着我国服务性经济向体验性经济的转变,旅游功能的重心应向给旅游者提供直接参与的独特经历转变,这样才能形成项目开发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常效性,形成共同繁荣的生态农庄新局面。

  二、发展生态农庄的规划对策

  1、生态农庄项目的论证需要从多角度入手

  生态农庄项目的开发具有不同于一般项目的特点,它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综合论证,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地区农业资源基础的分析:即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系列、乡村民俗的可展示性。以浙江省为例,在投资建设生态农庄旅游景点时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与相邻旅游景点有机结合的原则,提出生态农庄旅游景点要突出特色、见效快、风险小和旅游线路组合好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市场定位分析:从目前我国生态农庄的发展现状来看,生态农庄首先是城市居民的"后花园",其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在大、中城市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然、传统、休闲的场所。在短期内我国的生态农庄还无法成为国际性、全民性的旅游活动。

  (3)区位选择分析:大、中城市边缘区农业地带应为首选,这些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明显的发展优势。通过大、中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带动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发展生态农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4)目标市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分析:主要是分析目标市场是否成熟。以"长三角"城市为例:首先,生态农庄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具有参与农业观光旅游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消费群体将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也将随之提高;其次,"长三角"农业资源基础较好、城市名胜古迹众多,这些景点都可以与生态农庄的旅游景点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2、生态农庄规划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农庄的基础是农业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的合理性。因此,生态农庄的发展要切实保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协调。生态农庄的"农业"内涵,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相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因而对植根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农村民俗文化必须加以保护并得到充分体现,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具体做法如下:

  (1)必须立足现有基础进行开发,严格控制滥用耕地。

  (2)必须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和特色。

  (3)避免对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如在旅游景点内设立不当的建筑等。

  (4)控制"生态农庄"周边的工业以及城市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

  (5)适当控制进入生态农庄的人数,以保护园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只有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才可能体现出生态农庄自然、传统、休闲、绿色的特点,获得农业、旅游、教育、生态、综合"五效益",达到发展生态农庄的目的。

  3、政府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市场引导和监督

  (1)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规划和创建管理服务体系:在旅游开发区要防止出现管理体制混乱和政出多门的现象,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生态农庄发展规划的指导,建立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对生态农庄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总结评价工作,建立农业政策信息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如引资、税收优惠等。

  (2)建立资金引入机制:广开引资门路,把生态农庄的资金引入计划纳入到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计划中。创建新型的旅游农业投资体制,实现投资多元化,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的力度。

  (3)建设旅游景点和组织旅游应放手由企业经营,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投资生态农庄项目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以实现产业的高效益。

  (4)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公司、股份合作企业等。投资方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吸收集体或民营企业参与等。对于生态农庄项目的投资者,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合作企业,也不论是农民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只要符合发展规划,发展前景好,都应大力给予扶持。

  (5)要有市场竞争意识:旅游景点的成功与否或能否可持续发展,不但要看生态农庄景点的特色和内容,还要看价格和服务质量。若景点规模大、成本高、门票贵,必然导致一些人"望门却步",造成资源的浪费,形成难以维持的局面。同时,服务和管理水平也应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农业知识的内涵和景点的管理上应精益求精,项目安排上也应不断创新,让游客有一种"常新"的感受。

  (6)一切活动要以获取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体现效益可通过三种方式:门票收入方式:较高的门票、丰富的内容和免费品尝或赠送纪念品。消费收入方式:低廉的门票或不收门票,而是通过丰富的内容(如购买纪念品或品尝特色农产品)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而获得经济收入。广告效应方式:即旅游项目收入与开支基本持平即可,其效益体现在扩大知名度,带动产品的销售获利。可以说,生态农庄的发展只有在追求每一个项目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就可以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生态农庄的发展。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

END